跳到內容

跳到目錄

基督徒該有教士及平信徒的區別嗎?

基督徒該有教士及平信徒的區別嗎?

聖經的觀點

基督徒該有教士及平信徒的區別嗎?

有些宗教會用一些尊貴的頭銜例如教宗、樞機主教、大主教、主教、牧師、神父、拉比等來稱呼他們的神職人員,以區別教士及平信徒,很多宗教都有教士及平信徒之分。這是上帝的安排還是人的傳統呢?更重要的是,這樣做會蒙上帝悅納嗎?

神學教授克萊圖斯·韋塞爾指出,「在新約聖經和早期使徒的時代,基督徒都沒有分為教士及平信徒」。《基督教百科全書》(英語)指出,後來「基督徒就慢慢地被分為持有聖職的教士 和一般的平信徒……結果『普通』的教徒就被當做不了解聖經和上帝的人」。到了公元3世紀,也就是耶穌基督死後二百多年,這個區別就更明顯了!

如果教士、平信徒的區別不是按照耶穌的使徒和早期基督徒所定下的模式,那麼這樣做是對的嗎?其實,聖經說是不對的!請看看以下的理由。

「你們全都是弟兄」

上帝的話語告訴我們,所有基督徒都是上帝的僕人,絕沒有高低之分。(哥林多後書3:5,6)宗教作家亞歷山大·費弗爾指出,早期基督徒「堅持信徒之間不該有階級之分」。這跟耶穌說過的話一致,耶穌曾告訴門徒:「你們全都是弟兄。」(馬太福音23:8

當然,有些具備屬靈資格的男子會被委任為監督,擔任牧人和導師的職責。(使徒行傳20:28)不過,他們跟教士不一樣,他們是沒有薪酬的。他們都是普通的人,也需要工作,他們大都是丈夫和爸爸。而且,他們之所以能符合資格當監督,不是因為他們在神學院受過訓練,而是因為他們苦心鑽研上帝的話語,並培養上帝所要求的屬靈特質。這些特質包括「凡事有節制,思想健全,做事有條理,好客,勝任教導的工作……通情達理,不好鬥,不貪愛錢財,善於督導自己的家」。(提摩太前書3:1-7

為什麼要跟從聖經的模式

聖經說,「不可越出經上所記的話」。(哥林多前書4:6)人要是不理會聖經說的這句話,就會損害他和上帝的關係。一個例子就是教士及平信徒的區別。為什麼這樣的區別是有害的呢?讓我們看看以下六點:

1.如果有教士階級的話,這就意味著一個人必須蒙上帝特別呼召才能為他服務和講道。然而,聖經說所有真基督徒都應當事奉上帝並讚美他的名。(羅馬書10:9,10)至於在會眾裡的職責,聖經就鼓勵基督徒男子要竭力追求,耶和華見證人也都遵從聖經這個吩咐。(提摩太前書3:1

2.教士及平信徒的區別提高了教士們的地位,只要看看教會怎樣尊稱那些教士,就可以看得出來。然而,耶穌曾經說過:「凡行事為人像後輩 的,就可以為大。」(路加福音9:48)耶穌吩咐門徒要保持謙卑,不要接受別人給自己的尊稱。(馬太福音23:8-12

3.教士領受薪酬,對平信徒來說可能是一個經濟上的負擔,如果教士生活奢華的話,平信徒的經濟負擔就更重了。但真基督徒的監督會做世俗的工作照顧自己生活所需,為別人立下好榜樣。 *使徒行傳18:1-3;20:33,34;帖撒羅尼迦後書3:7-10

4.由於教士的薪酬是來自別人的捐款,所以他們可能會沖淡聖經的信息來討好信眾。其實,聖經早就預言到這樣的事,說:「時候將到,必有人容不下健全的教義,反而隨從私慾,跟從更多導師,要聽順耳的話。」(提摩太後書4:3

5.教士及平信徒的區別也會讓平信徒以為教士該負責講道,主持崇拜,平信徒自己只要每個星期上教堂聽道就行了。可是,所有基督徒都應該關心自己跟上帝的關係,並且要親自閱讀聖經。(馬太福音4:4;5:3

6.如果平信徒不知道聖經說什麼,就很容易被教士誤導,甚至被他們利用。只要看看歷史,就可以看到很多教士苛待平信徒的例子。 *使徒行傳20:29,30

耶和華見證人跟從聖經所定下的模式,他們當中沒有一群受薪的教士,他們的屬靈牧人和導師是沒有薪酬的,都是甘心樂意地為上帝的羊群服務。你何不親自到當地的耶和華見證人王國聚會所去看看呢?

[腳注]

^ 13段 公元1世紀,有些探訪會眾的監督有時會「靠好消息為生」,也就是說,要是弟兄姊妹願意熱情地接待和施與的話,這些監督也會接受。(哥林多前書9:14

^ 16段 教士苛待平信徒的例子包括:售賣贖罪券、設立天主教的異端裁判所,還有焚燒聖經,不讓信眾看上帝的話語。(請看《守望台》2002年11月15日刊27頁。)

你有沒有想過……

▪ 上帝的子民該怎樣看自己的弟兄姊妹呢?(馬太福音23:8

▪ 基督徒男子要符合什麼資格,才會被委任為會眾的監督?(提摩太前書3:1-7

▪ 上帝為什麼不悅納基督徒當中有教士及平信徒的區別呢?(哥林多前書4:6

[第23頁的精選語句]

耶穌行事為人很謙卑,跟教士完全不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