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内容

跳到目录

基督徒该有教士及平信徒的区别吗?

基督徒该有教士及平信徒的区别吗?

圣经的观点

基督徒该有教士及平信徒的区别吗?

有些宗教会用一些尊贵的头衔例如教宗、枢机主教、大主教、主教、牧师、神父、拉比等来称呼他们的神职人员,以区别教士及平信徒,很多宗教都有教士及平信徒之分。这是上帝的安排还是人的传统呢?更重要的是,这样做会蒙上帝悦纳吗?

神学教授克莱图斯·韦塞尔指出,“在新约圣经和早期使徒的时代,基督徒都没有分为教士及平信徒”。《基督教百科全书》(英语)指出,后来“基督徒就慢慢地被分为持有圣职的教士 和一般的平信徒……结果‘普通’的教徒就被当做不了解圣经和上帝的人”。到了公元3世纪,也就是耶稣基督死后二百多年,这个区别就更明显了!

如果教士、平信徒的区别不是按照耶稣的使徒和早期基督徒所定下的模式,那么这样做是对的吗?其实,圣经说是不对的!请看看以下的理由。

“你们全都是弟兄”

上帝的话语告诉我们,所有基督徒都是上帝的仆人,绝没有高低之分。(哥林多后书3:5,6)宗教作家亚历山大·费弗尔指出,早期基督徒“坚持信徒之间不该有阶级之分”。这跟耶稣说过的话一致,耶稣曾告诉门徒:“你们全都是弟兄。”(马太福音23:8

当然,有些具备属灵资格的男子会被委任为监督,担任牧人和导师的职责。(使徒行传20:28)不过,他们跟教士不一样,他们是没有薪酬的。他们都是普通的人,也需要工作,他们大都是丈夫和爸爸。而且,他们之所以能符合资格当监督,不是因为他们在神学院受过训练,而是因为他们苦心钻研上帝的话语,并培养上帝所要求的属灵特质。这些特质包括“凡事有节制,思想健全,做事有条理,好客,胜任教导的工作……通情达理,不好斗,不贪爱钱财,善于督导自己的家”。(提摩太前书3:1-7

为什么要跟从圣经的模式

圣经说,“不可越出经上所记的话”。(哥林多前书4:6)人要是不理会圣经说的这句话,就会损害他和上帝的关系。一个例子就是教士及平信徒的区别。为什么这样的区别是有害的呢?让我们看看以下六点:

1.如果有教士阶级的话,这就意味着一个人必须蒙上帝特别呼召才能为他服务和讲道。然而,圣经说所有真基督徒都应当事奉上帝并赞美他的名。(罗马书10:9,10)至于在会众里的职责,圣经就鼓励基督徒男子要竭力追求,耶和华见证人也都遵从圣经这个吩咐。(提摩太前书3:1

2.教士及平信徒的区别提高了教士们的地位,只要看看教会怎样尊称那些教士,就可以看得出来。然而,耶稣曾经说过:“凡行事为人像后辈 的,就可以为大。”(路加福音9:48)耶稣吩咐门徒要保持谦卑,不要接受别人给自己的尊称。(马太福音23:8-12

3.教士领受薪酬,对平信徒来说可能是一个经济上的负担,如果教士生活奢华的话,平信徒的经济负担就更重了。但真基督徒的监督会做世俗的工作照顾自己生活所需,为别人立下好榜样。 *使徒行传18:1-3;20:33,34;帖撒罗尼迦后书3:7-10

4.由于教士的薪酬是来自别人的捐款,所以他们可能会冲淡圣经的信息来讨好信众。其实,圣经早就预言到这样的事,说:“时候将到,必有人容不下健全的教义,反而随从私欲,跟从更多导师,要听顺耳的话。”(提摩太后书4:3

5.教士及平信徒的区别也会让平信徒以为教士该负责讲道,主持崇拜,平信徒自己只要每个星期上教堂听道就行了。可是,所有基督徒都应该关心自己跟上帝的关系,并且要亲自阅读圣经。(马太福音4:4;5:3

6.如果平信徒不知道圣经说什么,就很容易被教士误导,甚至被他们利用。只要看看历史,就可以看到很多教士苛待平信徒的例子。 *使徒行传20:29,30

耶和华见证人跟从圣经所定下的模式,他们当中没有一群受薪的教士,他们的属灵牧人和导师是没有薪酬的,都是甘心乐意地为上帝的羊群服务。你何不亲自到当地的耶和华见证人王国聚会所去看看呢?

[脚注]

^ 13段 公元1世纪,有些探访会众的监督有时会“靠好消息为生”,也就是说,要是弟兄姊妹愿意热情地接待和施与的话,这些监督也会接受。(哥林多前书9:14

^ 16段 教士苛待平信徒的例子包括:售卖赎罪券、设立天主教的异端裁判所,还有焚烧圣经,不让信众看上帝的话语。(请看《守望台》2002年11月15日刊27页。)

你有没有想过……

▪ 上帝的子民该怎样看自己的弟兄姊妹呢?(马太福音23:8

▪ 基督徒男子要符合什么资格,才会被委任为会众的监督?(提摩太前书3:1-7

▪ 上帝为什么不悦纳基督徒当中有教士及平信徒的区别呢?(哥林多前书4:6

[第23页的精选语句]

耶稣行事为人很谦卑,跟教士完全不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