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內容

跳到目錄

孩子上網——父母該知道些什麼?

孩子上網——父母該知道些什麼?

孩子上網——父母該知道些什麼?

很多父母一直相信,只要把電腦放在家裡顯眼的地方,就能保護孩子,避免上網的危險。他們認為這樣做,孩子就不會瀏覽危險或不良的網站。按常理,父母是不該讓孩子自己在房間上網的,雖然這仍是明智之舉,但要保護孩子,單單這樣做還不夠。今天無線上網十分普遍,年輕人在哪裡都可以上網。現在很多手機也有上網功能。咖啡店、公用上網亭、圖書館也可以上網,要不然去朋友家也可以。既然有這麼多上網途徑,難怪年輕人可以輕易逃過父母的監察,毫無顧忌地上網。

很多年輕人喜歡在網上做些什麼?這些活動有什麼潛在危險?讓我們看看。

電子郵件

是什麼?通過電腦網絡收發的文字信息。

有什麼吸引力?電子郵件讓人以快捷和便宜的方式跟家人和朋友通訊。

父母應該知道:來歷不明的電郵(通常稱為垃圾郵件),除了惹人討厭外,很多時還會含有隱晦或明目張膽的猥褻內容。信息中的連結也許會要求用戶(包括一些沒有戒心的兒童)提供個人資料,令他們的身份容易被人盜用。如果用戶回覆這些電郵,即使是強烈要求對方停止發送電郵,也會讓對方確定用戶的電郵地址有效,你可能會收到更多垃圾電郵。

網站

是什麼?網站是各式各樣的網頁,由一些團體、教育機關、商業機構和個別的人創建。

有什麼吸引力?數以百萬計的網站讓年輕人購物、搜尋資料、跟朋友聯絡、玩遊戲,或下載遊戲和音樂。

父母應該知道:互聯網(網際網路)已被人濫用去做各種壞事。很多網站都露骨的描繪性愛,而上網的人很容易會錯誤登入這些網站。例如,在美國,一項調查訪問了一些8至16歲的年輕人,當中百分之90表示曾在上網時突然看到色情資訊,他們大都是在做功課時碰見的!

互聯網也提供簡便的途徑,讓人瀏覽一些專門吸引年輕人在網上賭博的網站。在加拿大,接近四分之一接受調查的高中男生承認自己曾登入這些網站,專家當然關注這種情況,因為網上賭博是很容易上癮的。此外,有一些「厭食推廣」網站,標榜「厭食是一種生活方式」。 *還有一些稱為煽動仇恨者網站,針對非主流宗教和小數族裔。當中有些網站教人製造炸彈、毒品和策動恐怖襲擊。一些非常暴力和血腥的網上遊戲也大行其道。

聊天室

是什麼?網絡上一個可以讓很多人同時以文字聊天的地方,談話的內容通常集中在某個題目或大家都有興趣的事上。

有什麼吸引力?你的孩子可以跟許多素未謀面,但有共同興趣的人交談。

父母應該知道:網上狂徒常常流連聊天室,希望引誘兒童在網上,甚至實際跟他們發生性行為。《你的孩子到底在網上做什麼?》(英語)的其中一位作者做了一些關於安全使用互聯網的研究,她在網上聲稱自己只有十二歲,看看網友有什麼反應。該書這樣報導:「有一個人馬上就邀請她到私人聊天室。她說不知道怎樣進去,那個新朋友就教她登入的步驟。登入後,這個人就問她想不想在[網上]性交。」

即時信息

是什麼?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同時在網上用文字溝通。

有什麼吸引力?用戶可以從他自己建立的聯絡人名單裡,選擇跟哪些網友即時通訊。難怪加拿大一項研究顯示,十六七歲的年輕人當中,百分之84每天花超過一小時在網上跟朋友即時通訊。

父母應該知道:你的孩子如果正在網上做功課,或做其他需要集中精神的事,網上即時通訊就會令孩子分心。此外,你可以怎樣肯定你的兒女正跟誰通訊呢?再者,你根本聽不到他們的通訊內容。

博客、部落格、網誌

是什麼?網上日記。

有什麼吸引力?博客,又稱部落格或網誌,讓年輕人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思想、感情,記錄自己的動向。大部分博客都有留言板讓網友寫評語,很多孩子看見別人回應自己的日誌,都會很興奮。

父母應該知道:博客是開放讓公眾瀏覽的。有些年輕人不小心透露個人資料,這些資料可以讓人知道誰是他的家人、他的住址或就讀的學校。還有一點是:博客可以破壞人的聲譽,包括寫博客的人的聲譽。例如,有些雇主考慮是否雇用一個人時,會先瀏覽這個人的博客。

在線社交網站

是什麼?讓年輕人創建個人主頁的網站,可以在主頁添上照片、影片和日記。

有什麼吸引力?通過建立和更新網頁,年輕人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。在線社交網站也讓年輕人結識很多新網友。

父母應該知道:「瀏覽在線社交網站就像參加在線派對,你可能會碰見一些可怕的陌生人。」一個名叫喬安娜的女孩說。在線社交網站上張貼的個人資料,可能會被心懷不軌的年輕人和成年人利用。因此,網絡安全專家帕里·阿夫塔卜說,這些網站提供「一站式服務,方便網上狂徒尋找淫辱的對象」。

此外,在網上建立的友誼通常流於表面。有些年輕人的網頁會顯示他們有很多網友,但這些人是他們素未謀面的。他們這樣做是想刻意讓人覺得他們的網站很受歡迎。康迪斯·凱爾西在她撰寫的書(Generation MySpace)說:「單憑一個人在網上的魅力指數,來判斷他在交際方面有多成功,就像觀察股票市值來衡量股票是否值錢。以這種方式結交朋友,只會令孩子變成貨品一樣,令他們面對很大壓力,覺得要設法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,使自己受人歡迎。」因此,《你的孩子到底在網上做什麼?》提出一個問題:「網絡世界讓人輕易結交網友,要把一個人『刪掉』也是輕而易舉的。既然這樣,試問你可以怎樣使孩子明白,培養同情心和憐憫之心十分重要呢?」

以上六項,只是其中一些受年輕人歡迎的網上活動。如果你是父母,你可以做些什麼,保護孩子避開上網的危險?

[腳注]

^ 12段 很多「厭食推廣」網站都聲稱他們不是提倡厭食。但這些網站認為厭食是一種生活方式,不是飲食失調。這些網站的論壇提供資訊,教人隱瞞實際的體重,不讓父母知道他們不規律的飲食習慣。

[第4頁的精選語句]

在印度,上網的用戶在短短一年內急升百分之54當中大部分是年輕人

[第7頁的精選語句]

「父母也許認為孩子用『視像鏡頭』跟親友聯絡既方便,又便宜,但有些網上狂徒就利用『視像鏡頭』窺視孩子在房間的一舉一動。」——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羅伯特·米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