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内容

跳到目录

亲子篇

马可没有因遇到挫折而放弃

马可没有因遇到挫折而放弃

圣经里有四卷书谈及耶稣的生平事迹,其中一卷由马可执笔,这是四卷当中最短、最容易读的。马可是谁?你认为他认识耶稣吗?—— *让我们看看马可曾遇到什么挫折?为什么他没有放弃,继续做基督徒?

圣经第一次提到马可,是在希律亚基帕王把使徒彼得收监之后。一个晚上,天使把彼得从监里拯救出来,彼得就立刻前往耶路撒冷,到马可母亲马利亚的家去。这件事发生于耶稣在公元33年逾越节被人杀害之后大约十年。(使徒行传12:1-5,11-17

你知道为什么彼得前往马利亚的家吗?——很可能因为彼得认识马利亚的家人,也可能因为他知道耶稣的门徒在马利亚家里举行聚会。马可的表兄巴拿巴,成为耶稣的门徒已经有一段很长的时间了,起码在公元33年五旬节的时候,他已经成为耶稣的门徒。圣经提及他慷慨施与,帮助有需要的新门徒。因此,耶稣很可能认识巴拿巴、巴拿巴的亲戚马利亚和马利亚的儿子马可。(使徒行传4:36,37;歌罗西书4:10

马可在福音书里指出,耶稣被人逮捕的晚上,有个“身上只穿一件”上衣的年轻人在场。当敌人抓住耶稣后,马可说那个年轻人逃跑了。你以为那个年轻人可能是谁呢?——不错,他很可能就是马可!显然,当晚耶稣和门徒深夜离开举行逾越节的地方时,马可看来匆匆披上外衣,跟在他们的后头。(马可福音14:51,52

马可确实有很多机会跟耶稣的门徒作属灵交往。圣灵在公元33年五旬节倾注在门徒身上时,马可很可能也在场。他跟上帝的忠仆例如彼得,有很亲密的往来。还有,马可是他表兄巴拿巴的传道同伴。耶稣在异象里向扫罗显现大约三年之后,巴拿巴曾帮助扫罗,带他去见使徒彼得。许多年后,巴拿巴到大数去寻找扫罗。(使徒行传9:1-15,27;11:22-26;12:25;加拉太书1:18,19

公元47年,巴拿巴和扫罗被选召到海外做传道工作。他们带同马可一起前去,可是,不知为了什么原因,马可后来离开他们,返回家乡耶路撒冷。扫罗(后来以他的罗马名字保罗为人熟知)非常生气,他认为马可的表现很不好。(使徒行传13:1-3,9,13

保罗和巴拿巴回来后,告诉会众这次传道旅程相当成功。(使徒行传14:24-28)几个月后,他们两人计划回到从前传道的地方去,探望那里的新门徒。巴拿巴打算带马可同去,但你认为保罗怎样想呢?——保罗认为这样做并不适当,因为从前马可曾离开他们,私自返家。接着发生的事必定令马可很难过!

保罗和巴拿巴冲突起来,“大发烈怒”,结果彼此分手。巴拿巴带着马可到塞浦路斯传道,保罗则选了西拉,按原定计划前去探望新门徒。马可令到保罗和巴拿巴产生不和,一定很伤心!(使徒行传15:36-41

我们不知道为什么马可之前要离开门徒返家。他很可能认为有充分的理由才这样做。无论如何,看来巴拿巴肯定马可不会再这样做了。巴拿巴对了,马可没有因遇到挫折而放弃!后来,他跟彼得在遥远的巴比伦传道。彼得在巴比伦的时候,写信向会众问好,并且说:“我儿子马可 也问你们好。彼得前书5:13

马可和彼得享有多么亲密的属灵关系!马可福音的记载也清楚反映这点。马可把彼得的亲身经历记载在他的福音书里。就以耶稣在加利利海平息风浪为例,如果我们比较不同的福音,就会发觉马可加插了耶稣睡在船的哪里,睡在什么 上面,这些细节只有作为渔夫的彼得才会留意到的。你读读圣经的记载,对比一下以下的经文,就能看出这点:马太福音8:24;马可福音4:37,38和路加福音8:23

后来,保罗在罗马被囚的时候,称赞马可忠信地支持他。(歌罗西书4:10,11)保罗再度被囚时,写信给提摩太,请他带马可一起来,因为马可“在服事工作上对[保罗]很有用”。(提摩太后书4:11)尽管马可遭到挫折,但他没有放弃,结果享有宝贵的服务机会!

^ 3段 如果你跟孩子一起读这篇文章,读到有破折号的地方,请停下来,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想法。